《八次危机》读后感

最近遇到一本书《八次危机》。作者温铁军。恕我寡闻,作者的观点真的让我耳目一新,特写此文。

内容梗概

第一次危机:1958-1960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之后,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,而发展经济就需要资本。

为了获得苏联的投资,中国代替苏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。用牺牲14万人、失踪25万人的代价,换取了苏联54亿美元的投资。这笔投资,成为了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。

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苏联后期对中国的政权提出了要求,而中国不同意。苏联撤资之后,第一次危机来临。1960年,城市就业人口从1.3亿下降到4500w,也就是下降了60%。

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遭到“宗主国”的投资中断后,都会导致经济的崩溃甚至政权的更替。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,但是最终,缓过来了。城乡二元化的中国,农村成为了城市的支撑,农村先是保障了城市人的生存(农村大饥荒);随后,农村保障了城市人的就业,上千万的城市人口来到了农村。

第二次危机:1966

1960年之后,中苏依然交恶;而苏联的敌人,美国,却没有站在中国这边。中国被迫在夹缝中生存。

台湾在准备反攻,中印边境在爆发战争。新中国摇摇欲坠。

新中国的主要城市、军工厂,都在敌方武器的打击范围内。为防范风险,保存中国的备战能力,新中国自1965年起,将部分沿海城市工业向西部和西北内陆地区转移。这就是“三线建设”。

三线建设,是国家/政治主导,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。三线建设让新中国能够在冷战中有实力生存下来;但是,代价就是,巨大的财政赤字引发了第二次危机。

农村,再一次帮助城市事先软着陆。1968-1970 上千万知青下乡。

第三次危机:1974-1976

1972年,尼克斯访华。中美正式建交。

毛主席接受了20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观念,引入巨额外资布局沿海工业化城市,并调整中国的缺重(工业)少轻(工业)的产业结构。只是,这一次不是来自苏联的资本,而是来自美国为首的西方投资。

但是,资本无国界,也无意思形态之分。这次引入巨额外资,同样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,同样引起了第三次危机。

再一次地,农村帮城市事先软着陆,城里人第三次上山下乡。

第四次危机:1979-1980

老一辈领导人去世之后,接班人引入更大的外资,然后造成了更大的财政赤字。

新任领导班子,为了提高政权的合法性,在福利与补贴方面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,这进一步恶化了财政情况。

这一次,一方面是神一样的领袖人物已经去世,上山下乡的动员力量不足;

另一方面,多年以来对农村的盘剥,农村已经自身难保,无法再支援城市。

这一次,经济危机,在城市里“硬着陆”。大批量的待业青年引起了严重的治安问题,犯罪率直逼建国初期(1950)年。严打运动也被迫开始。

这一次危机,政府退出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农业,甩掉了自己对农村的直接管理权(也甩掉了责任)。为后续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提供了铺垫。

第五次危机:1988-1990

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,也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。农村的GDP、消费总额年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。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经验不足,引起了恶行通货膨胀,并在随后的调控下发生了债务危机,该种债务危机以“三角债”为典型。

这一次,农村与乡镇企业,充当了之前的农村所承担的光荣角色:以满足内需为主的乡镇企业,让位于满足海外市场为主的城市企业。

第六次危机:1993-1994

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,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公司热、地产热和投资热。

1993年,财政,金融,外汇三大赤字同时发生。

铁腕宰相,推出了分税制以消弱地方政府的权力(削藩)、关闭低效益国企(节流)、推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(节流开源)、放松银根容忍高达24%的CPI(降低自己的还债压力)、职工住房商品化(为开开启一个巨大的行业做出铺垫)、教育医疗产业化(另一个巨大的行业)。

作为一种妥协,或者作为一种扶持,土地出让金由地方政府管控。

第七次危机:1997-2001

第六次危机尚未完全结束,1997年, 亚洲金融危机来了。

1998年特大洪水来了。

这一次危机,早就的后果就是,农民收入连续四年下滑,全国内需不足,三年通缩。

这一次危机,中央的两件举措对未来形成了很大的影响,一是金融体系的权利收归中央,事先了财政与金融的分离;二是加入WTO,通过外需代替内需,对外贸易从此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开启了拉动经济之重任。

第八次危机:2008

2008年之前的十年,是外企在中国的黄金十年。

中国对外企提供黄金十年,是因为中国在进行一种交换,中国要需要抓住WTO的机会,开足马力,通过满足外需来促进经济的发展。

外需总有被填满的一年,那就是2008年。

对外贸易这辆马车坏了,另外两辆马车就得更努力,尤其是政府投资这辆马车。

2008年,中国政府大手笔的四万亿投资,直接把下坠的中国拉起来,也顺势把一部分国家带起来了。

读后感

跟着领导走,很重要

新中国建国之前,农民还算不错。被打的是地主,不是农民,且农民被被分配田地。

但是,建国之后,领导住在城里了,农村就成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牺牲品,以帮助城市软着陆。

后期,农村无法帮助城市实现软着陆之后,农村人及其后代就被城市化战略引导,到城里支撑了城里高昂的房价、地价。

领导人的一句话,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

职工住房市场化,这句话,造就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大行业。

教育医疗产业化也类似。80后、90后在承担产业化苦楚的同时,也受益于产业化带来的高升学率。

是否买房、生于80年之前还是之后,就是不同的两种生活。

用自来水换糖水,永远是最好的生意

去年赊来的糖水,今年用自来水去还,是很好的生意,永远都是。

通缩或许有,但通胀是永远的趋势。

通胀就是糖水兑了自来水。